两个电阻R1,R2,串联,R1接+3.3V,R2接-15V,中点电压怎么求?
通过仿真和实测,中点真的在0.91左右,但按分压定理来算,不是这个值
1条回答 默认 最新
关注
引自免费微信小程序:皆我百晓生
根据题目描述,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并且两端分别接+3.3V和-15V电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我们可以用分压公式来计算中点电压(即R1和R2连接处的电压):
中点电压计算公式: [ V_{\text{mid}} = V_{\text{+}} \times \frac{R_2}{(R_1 + R_2)} - V_{\text{-}} \times \frac{R_1}{(R_1 + R_2)} ]
假设:
- ( R_1 ) 是电阻1的阻值。
- ( R_2 ) 是电阻2的阻值。
- ( V_{\text{+}} = 3.3V ) 是正极端电压。
- ( V_{\text{-}} = -15V ) 是负极端电压。
所以,中点电压为: [ V_{\text{mid}} = 3.3V \times \frac{R_2}{(R_1 + R_2)} - (-15V) \times \frac{R_1}{(R_1 + R_2)} ]
简化后得到: [ V_{\text{mid}} = \frac{(3.3V \times R_2 + 15V \times R_1)}{(R_1 + R_2)} ]
如果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与仿真或实测结果0.91V有出入,可能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 电阻值测量不准确:实际电路中的电阻值可能与理论值存在偏差。
- 电源波动:实际电源电压可能存在微小波动,导致计算与实际不符。
- 环境因素影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电阻的影响未被考虑在内。
- 测量误差:在实测过程中,测量工具本身的精度和测量方法可能导致读数误差。
由于无法生成模拟图,请你手动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理解情况,其中电阻R1和R2串联,一端接+3.3V,另一端接-15V,中点即是我们要找的电压节点。
对于代码部分,由于本题是理论计算问题,不需要编写代码实现,只需应用上述数学公式即可。但如果你希望编写验证程序,可以参考以下伪代码:
# 假设已知电阻值 R1 = ... # 给定R1的实际值 R2 = ... # 给定R2的实际值 # 电源电压 V_plus = 3.3 # 正极电压 V_minus = -15 # 负极电压 # 计算中点电压 V_mid = (V_plus * R2 + V_minus * R1) / (R1 + R2) print(f"中点电压: {V_mid} V")
请确保使用实际电阻值替换
R1
和R2
变量,并注意单位转换(通常电阻值以欧姆计,电压以伏特计)。本回答被题主选为最佳回答 , 对您是否有帮助呢?解决 无用评论 打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