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免费微信小程序:皆我百晓生
你的疑问非常合理,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快速排序算法中,我们确实需要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使用 i <= j
而不仅仅是 a[i] <= a[j]
。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解答和代码解析。
在快速排序的每次迭代中,我们正在将数组分成三部分:小于中值 mid
的元素,大于 mid
的元素,以及等于 mid
的元素(如果存在)。变量 i
和 j
分别表示我们正在处理的子数组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在每次循环中,我们通过移动 i
和 j
来重新排列数组元素,使得小于 mid
的元素在左侧,大于 mid
的元素在右侧。这就是我们在 while
循环中的任务。然后我们需要检查这两个指针是否交叉,即 i
是否小于或等于 j
。这是因为我们想要确保所有小于 mid
的元素都在左侧,所有大于 mid
的元素都在右侧。如果 i
大于 j
,这意味着我们已经越过了某个分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所以我们需要检查 i <= j
来确保我们正确地处理了所有的元素。如果我们只是检查 a[i] <= a[j]
,那么我们不能保证已经处理完所有的元素,因为即使两个元素的大小关系满足条件,也可能存在未处理的元素在中间。因此我们需要确保指针的位置正确,而不仅仅是它们指向的元素大小关系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做任何特定的处理去跳过“等值于中间值mid”的元素处理这个逻辑当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会简化代码或提高性能(例如在特定编程环境下),但在标准快速排序算法中我们依然遵循上述逻辑进行。在你的代码中,"疑点"部分,你使用了交换操作来交换元素位置以完成排序操作,这是正确的。但请注意在交换时使用的索引应该是正确的,即应该是对应交换元素的正确位置否则会造成交换错误的后果这就是上述解释的重要实际应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提到的对等值元素的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是必须的(因为我们通常只关注大小关系),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保持等值元素的相对位置)就需要特别注意了总的来说你的疑问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它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快速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希望这个解答能帮助你理解这个问题!至于你的代码部分,我注意到你在交换操作中使用了错误的索引请按照以下方式修正你的代码:
void qsort(int l, int r) {
int i = l, j = r, mid = a[(l + r) / 2];
while (i <= j) {
while (a[i] < mid) i++;
while (a[j] > mid) j--;
if (i <= j) {
swap(a[i], a[j]);
i++;
j--;
}
}
if (l < j) qsort(l,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