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980407 2024-10-30 11:37 采纳率: 33.3%
浏览 6

催收系统的性能测试设计:消息的发送速率,并发消息,接口并发

硬件配置用的是8核16线程的cpu,32G的运行内存,1t的固态,带宽在1Gbps的样子,平均延迟设置在10-50ms的样子,环境选择的是Linux系统CentOS7,数据库是Mysql的情况下.开始为多少,逐步增加为多少,响应时间,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

  • 写回答

1条回答 默认 最新

  • 越重天 Java领域新星创作者 2024-11-04 12:30
    关注

    本答案参考 多次询问 ChatGPT-3.5 后选择的最佳回答,若是满意,还请采纳,谢谢

    以下是一个针对催收系统性能测试的设计示例,包括消息发送速率、并发消息、接口并发等方面的测试内容:

    催收系统性能测试设计

    一、测试目标

    1. 确定催收系统在不同消息发送速率、并发消息量和接口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包括响应时间、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指标。
    2. 找出系统的性能瓶颈,为系统优化提供依据。

    二、测试环境

    1. 硬件配置
      • CPU:8核16线程
      • 内存:32GB
      • 硬盘:1TB固态
      • 网络带宽:1Gbps
    2. 软件环境
      • 操作系统:CentOS 7
      • 数据库:MySQL

    三、测试场景及策略

    (一)消息发送速率测试

    1. 初始设置
      • 开始消息发送速率:10条/秒。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起始速率,可以确保系统在初始阶段稳定运行,便于观察系统的基础性能表现。
      • 逐步增加幅度:每次增加10条/秒,直到达到系统出现明显性能下降或者达到预期的最大速率(例如100条/秒)。这样可以逐步探索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变化趋势。
    2. 测试指标及预期结果
      • 响应时间:在初始阶段(10条/秒),预期响应时间应在100 - 500ms之间,随着消息发送速率的增加,响应时间可能会逐渐上升,但在系统正常运行范围内,不应超过2 - 3秒。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示系统在处理消息的能力上存在瓶颈。
      • CPU使用率:开始时,CPU使用率应该较低,可能在10% - 20%左右。随着消息发送速率的增加,CPU使用率会逐渐上升。当接近系统处理极限时,CPU使用率可能接近80% - 90%。如果在较低的消息发送速率下CPU使用率就过高,可能表示系统算法或者代码实现存在效率问题。
      • 内存使用率:初始内存使用率预计在20% - 30%左右。随着消息处理量的增加,由于可能需要缓存更多的数据或者创建更多的对象,内存使用率会上升。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不应超过80%,否则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

    (二)并发消息测试

    1. 初始设置
      • 开始并发消息数量:10个并发消息。这个数量可以作为一个基础并发量,用于检测系统在低并发情况下的性能。
      • 逐步增加幅度:每次增加10个并发消息,直至达到系统的并发处理极限或者达到预设的最大值(例如100个并发消息)。
    2. 测试指标及预期结果
      • 响应时间:在10个并发消息时,响应时间应与消息发送速率测试中的低负载情况类似,在100 - 500ms之间。随着并发消息数量的增加,响应时间可能会出现波动和上升。当并发消息数量较大时,如果响应时间急剧增加(例如超过5秒),可能表示系统在并发处理上存在问题,如锁竞争、资源争用等。
      • CPU使用率:开始时CPU使用率相对较低,大概在10% - 20%。随着并发消息数量的增加,CPU使用率会上升,特别是在处理并发请求时涉及到较多的计算或者资源分配时。接近系统并发处理极限时,CPU使用率可能达到80% - 90%。
      • 内存使用率:初始内存使用率在20% - 30%左右,随着并发消息数量的增加,内存使用率会因为并发处理过程中的数据缓存、对象创建等操作而上升。但不应超过80%,否则可能导致系统出现内存泄漏或者内存管理问题。

    (三)接口并发测试

    1. 初始设置
      • 开始接口并发请求数量:5个并发接口请求。选择一个相对较低的初始值,以便在测试初期观察系统的基本响应情况。
      • 逐步增加幅度:每次增加5个并发接口请求,直至达到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接口请求数量或者达到预设的测试上限(例如50个并发接口请求)。
    2. 测试指标及预期结果
      • 响应时间:在5个并发接口请求时,响应时间预期在100 - 500ms之间。随着并发接口请求数量的增加,响应时间可能会逐渐上升。如果在某个并发请求数量下,响应时间突然大幅增加(例如超过3 - 5秒),可能表示接口在处理并发请求时存在性能瓶颈,如数据库连接池不足、接口内部逻辑复杂度过高。
      • CPU使用率:初始CPU使用率约为10% - 20%。随着并发接口请求的增加,CPU使用率会上升,尤其是当接口处理涉及到大量计算或者资源分配时。在接近系统极限时,CPU使用率可能达到80% - 90%。
      • 内存使用率:开始时内存使用率在20% - 30%左右,随着并发接口请求数量的增加,由于可能需要缓存接口相关的数据、创建临时对象等,内存使用率会上升。但不应超过80%,否则可能暗示系统在内存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接口未及时释放资源。

    四、测试工具

    1. 可以使用JMeter来模拟消息发送、并发消息和接口并发测试场景。JMeter能够方便地设置请求的发送速率、并发数量等参数,并提供丰富的监控和报告功能,可以收集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
    2. 对于系统资源的监控(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可以使用Linux系统自带的工具,如top、sar等,或者使用一些专门的性能监控工具,如Zabbix、Prometheus等,以便实时获取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

    五、测试执行步骤

    1. 根据上述的初始设置,使用JMeter分别配置消息发送速率测试、并发消息测试和接口并发测试场景。
    2. 在测试执行前,启动系统资源监控工具,开始记录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数据。
    3. 执行每个测试场景,按照设定的逐步增加幅度调整测试参数(消息发送速率、并发消息数量、并发接口请求数量),每个参数设置下持续运行测试一段时间(例如5 - 10分钟),以确保系统达到稳定状态并收集足够的性能数据。
    4. 在每个测试参数设置下,记录JMeter中的响应时间、吞吐量等性能指标,以及系统资源监控工具中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数据。
    5. 完成所有测试场景后,停止测试并整理收集到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

    六、测试结果分析

    1. 根据收集到的响应时间、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数据,绘制性能曲线,直观地展示系统在不同测试场景下的性能变化趋势。
    2. 分析性能瓶颈,如果在某个测试参数下,响应时间过长、CPU使用率过高或者内存使用率接近极限,需要深入分析系统在该负载下的运行情况,可能需要检查代码逻辑、数据库查询效率、系统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3. 根据测试结果,提出系统优化建议,例如调整系统参数、优化算法、增加硬件资源等,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评论

报告相同问题?

问题事件

  • 创建了问题 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