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电话语音数字化并以16K Hz (大于每秒8K Hz )对其进行采样,那么数据大小有什么区别?并且,使用 Nyquist 定理,解释再现这种数字音频时音质会有多么不同。
数据原理,通讯原理。
300字左右。
如果将电话语音数字化并以16K Hz (大于每秒8K Hz )对其进行采样,那么数据大小有什么区别?并且,使用 Nyquist 定理,解释再现这种数字音频时音质会有多么不同。
数据原理,通讯原理。
300字左右。
传统上电话的语音采样率主要是为 8 kHz,如果采用16kHz的采样率,则采样频率提高一倍。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可知,采样率必须大于被测信号感兴趣最高频率分量的两倍,才能保证信号不失真。
而人声的频率是: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
显然,即使是8kHz的采样频率也能够保证是人声最高频率的两倍以上。所以,采用8kHz的采样频率和采用16kHz的采样频率对于人声不会有明显的影响。
但是,人的听力频率范围是20-20kHz,但在做听力测试的时候,一般是测试125hz---8000hz的听力范围。可见125hz---8000hz的声音频率范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对于环境声音来说,当使用8kHz的采样频率时,背景声音中的4kHz以上的音频将不能被正确的采集。由此将导致电话语音对于通话的背景声音复原有差异。而采用16kHz的采集之后,8kHz以内的背景声音都可以被正常采集,这个范围覆盖了125hz---8000hz。
由上可知,提高采集频率到16kHz对人声表达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于背景声音有一定改善。
#
#
#
#
纯手打,请采纳